>>您當前位置:首頁 -> 時政 -> 寧夏點擊
    逐夢塞上春風里
    ——寧夏精細編織立體化就業保障網
    2025-06-29 08:31:07   
    2025-06-29 08:31:07    來源:寧夏日報

      “家人們看過來,這個光伏電站運維崗位,包吃住,還有五險!”近日,在自治區人社廳組織的促高校畢業生就業直播帶崗現場,主播小白的手機鏡頭對準各企業展臺,詳細向線上求職者介紹就業崗位,鏡頭掃過每一條招聘信息時,彈幕瞬間刷屏。

      政府出資培訓短視頻運營人才,在鄉村開展無人機駕駛員培訓項目……一份簡歷,投遞向一個嶄新的未來;一個崗位,托舉起一名勞動者的生計夢想。我區將穩就業擺在突出位置,通過政策設計、產業協同、數字賦能、技能升級等多維舉措,精耕細作編織起一張立體化的就業“網”,筑牢民生根基。

      政策筑基,政企聯動的就業保障體系成型

      “政府給我獎勵的1萬多元勞務經紀人服務費,沉甸甸的,拿在手里真帶勁!”6月27日,同心縣丁塘鎮勞務經紀人楊學蓮收獲滿滿。今年2月,楊學蓮帶著55名老鄉去TCL王牌電器(惠州)有限公司打工,“今后我再加把勁,帶動鄉親們出去瞧瞧,憑咱們勤勞的雙手,肯定能闖出一片天!”

      今年以來,寧夏人社系統圍繞自治區“穩增長促發展攻堅年”行動部署,精心打造“政策供給+服務優化+精準幫扶”的“政策組合拳”。通過建立人社、教育、高校三方聯席機制,常態化發布《全區企業用工需求目錄》,廣泛收錄1335家企業近3.8萬個崗位信息;聯動中央駐寧企業及區屬國企開發政策性、過渡性等崗位4.77萬個,同步擴大“三支一扶”等基層項目規模,形成“公共部門兜底、市場化崗位拓展”的雙軌就業機制,既回應了青年群體對職業穩定性的需求,又通過基層實踐提升人才與產業的適配度。

      同頻共振,就業鏈與產業鏈協同發展

      走進寧夏維爾精工股份有限公司的車間,機器轟鳴,活力十足。“公司借助政策扶持,成功招聘技術研發工程師等高端人才,企業員工規模穩定增長。”該公司相關負責人道出企業以產業升級帶動就業提質的“秘密”。

      寧夏緊密結合產業發展規劃,將就業工作與“六新六特六優+N”現代化產業體系深度綁定,推動就業鏈與產業鏈同頻共振、協同發展。在先進制造業領域,通過建立“服務專員”制度,為企業提供全方位、個性化的用工對接、技能培訓、職稱評審“綠色通道”等精準服務,為產業發展注入人力動能,為勞動者就業提供廣闊空間。

      在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寧夏共享人力集團投資1500萬元打造“星級勞務之家”,為農民工提供服務支持。“我們這不僅吃住免費,而且還開展技能提升培訓。”該集團負責人介紹,通過定向化、技術型勞務輸出,已將涇源縣600余名勞動力輸送到寧東企業,人均月收入超5000元。“看著他們收入提高了,生活更有奔頭,我們也很有成就感。”

      數字賦能,提升就業服務效能

      青銅峽市智慧農業基地里,曾是城市白領的“90后”王雪楓,正蹲在種植大棚里調試物聯網設備,手機App實時顯示著土壤墑情。

      2023年,王雪楓憑借“創業寧夏”行動的30萬元貼息貸款和農業技術培訓,打造“數字農場”,帶動周邊農戶養灘羊、種枸杞,年銷售額達6800萬元,直接創造140余個就業崗位。“有各項就業創業政策支持,返鄉自主創業也有出路。”王雪楓信心十足。

      順應數字時代發展,寧夏將數字技術深度融入就業服務各環節,打破地域限制,拓展服務邊界,提升就業服務效能。

      自治區人社廳開展政策宣講、訪企探崗、直播帶崗等線上直播72場次,吸引觀看人數超67萬人次;吳忠市整合“直播帶崗”“進企探崗”等新模式,通過定制化服務等方式,擴大與企業的合作范圍;中衛市通過“直播帶崗+包車輸送”,將1.38萬名務工人員“點對點”送往福建、新疆等地,實現勞動力資源的跨區域優化配置。

      精準托底,筑牢民生保障根基

      “多虧了政府的就業幫扶政策,讓我在家門口就能找到工作,有了穩定的收入。”受益于城鄉公益性崗位政策的吳忠市利通區勝利鎮朝陽小區居民侯金燕說。

      寧夏多渠道發力,以“托底性”政策設計守住民生底線。聚焦就業困難群體,出臺就業援助“15條”,精準提供“1131”就業幫扶,幫助1.4萬名失業人員再就業,1491名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同時,新開發城鄉公益性崗位7000個,“動態清零”61戶零就業家庭,確保25.5萬名脫貧勞動力穩定務工就業。

      針對結構性就業矛盾,寧夏從破解“有活沒人干”入手、解決“有人沒活干”問題,持續“精準滴灌”強化技能培訓,今年截至5月底,全區開展政府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2.16萬人次。銀川市創新構建無人機技能人才培育體系,通過“政企校”協同育人機制,批準設立4所無人機專業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建成4個產教融合實訓基地,320名參培學員中,95%以上實現精準就業。中寧縣通過“枸杞深加工技能培訓”,將傳統種植戶轉化為食品加工技師,人均年收入提升至5萬元以上,實現“培訓一人、就業一人、增收一戶”的良性循環。

      吳忠市紅寺堡區的實踐則展現了新業態的就業潛力:政府出資培訓短視頻運營人才,幫助農戶通過直播銷售枸杞產品;開展無人機駕駛員培訓項目,讓農民掌握低空測繪、植保技術。這種“政策引導+技術賦能”的模式,正是寧夏從“穩就業”向“創就業”轉型的縮影。

      今年5月13日,寧夏出臺《加力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城鄉基層和中小微企業崗位挖潛擴容 支持重點群體就業創業行動方案》,標志著“就業保障網”的編織進入新階段。該方案聚焦新質生產力、項目建設、服務消費等七大領域,提出通過發展人工智能、綠色低碳產業等新業態,創造高附加值崗位;同時,通過放寬創業孵化載體入駐門檻、推行“寧崗貸”等金融政策,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就業工作不僅是民生工程,更是發展工程。”正如自治區人社廳相關負責人所言,寧夏正將就業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推動高質量發展與高質量就業良性互動。(記者 馬照剛)

      記者手記

      從“東西部勞務協作”的傳統優勢,到數字經濟時代創新直播帶崗;從技能培訓的“精準滴灌”,到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領域的崗位挖潛,寧夏編織的“就業保障網”,既托舉起勞動者的生計與夢想,更勾勒出“民生為本、發展為要”的生動圖景。

      這張融合政策溫度與實踐智慧的網絡,正托舉起更多人的夢想,向著更加美好的未來邁進。

    【編輯】:王雪玲
    【責任編輯】:李金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福利视频app| 毛片网站是多少| 国产欧美日韩成人| tube8中国69videos| 日本黄色片下载|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去Q| 老师的兔子好多软水在线看| 国产福利一区视频| a亚洲Va欧美va国产综合| 无码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按摩高潮a级中文片|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综合|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片| 国产天堂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69堂在线观看| 女人全身裸无遮挡图片| 丰满多毛的陰户视频| 最近更新的2019免费国语电影| 亚洲视屏在线观看| 美女让男人捅爽| 国产性天天综合网| 2019中文字幕免费电影在线播放| 女神校花乳环调教|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观| 最近国语免费看| 亚洲欧洲视频在线观看| 福利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91热爆ts人妖在线| 激情综合网婷婷| 国产精品爽黄69天堂a| a毛看片免费观看视频| 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app| 久久桃花综合桃花七七网| 欧美人与动人物xxxx|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婷婷香蕉久久精品| 欧美另类黑人巨大videos| 国产精品看高国产精品不卡| 99精品热视频| 女地狱肉之壶极限调教2|